寨前镇:扛牢耕地保护责任 严守粮食安全底线
2024-03-19 09:43:16          来源:桂东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黄钰坤 | 作者:黄璐鑫 张仰山          浏览量:24224

桂东县融媒体中心3月19日讯(通讯员 黄璐鑫 张仰山)近日,G106沿线寨前镇白竹段农田里机器轰鸣,农机手们驾驶着机器来回穿梭,井然有序翻地耕地,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景象。

“这里原来是一大片苗木园,去年镇村组织召开屋场会,协调苗木园老板,合同到期前一次性结清农户的土地租金,退出苗木种植,然后由村里引进种植大户流转土地,搞蔬菜、玉米、油菜轮种,我们既拿到了土地租金,又能在家门口找到事情做。”白竹村民陈娇容高兴地说到。

白竹村曾在2010年前后大力发展苗木种植业,为村民带来了较可观的收入。但近年来,由于市场和政策等原因,苗木园日渐荒废,昔日的“香饽饽”成了制约乡村振兴的“烫手山芋”。

针对这一制约白竹村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寨前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要负责人多次下村组调研指导白竹村科学制定苗木退出时间计划表,扎实有序开展耕地属性恢复与产业发展提质工作,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良田”真正姓“粮”。

“苗木退出既是群众的呼声,也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在苗木退出后,白竹村做了很多思考和实践,按照‘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主动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引导群众规范圈养家禽,引进农业种植公司,实施水稻、蔬菜、大豆、油菜等农作物轮种,农户得到了土地租金和就业,公司发展了产业,村里落实了耕地保护任务、提高了村集体收入,可谓一举数得。”白竹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耀华介绍。

      近年来,白竹村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有序推进耕地属性恢复、产业提质和农民增收相融合,凝心聚力将240余亩苗木园恢复成高质农田,大力发展冷水米、有机甜玉米、高山蔬菜、富硒油菜等高产值、附加值特色产业,既保护了耕地,确保了粮食安全,又提高了群众的收入,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责编:黄钰坤

一审:李明

二审:黄岸明

三审:扶后权

来源:桂东县融媒体中心

桂东要闻
桂东要闻
热点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